张英才这位“兵王”真的太牛了,简直就是超人一样。
他的打仗故事到现在还被好多军事爱好者称赞不已。
他的英勇故事长久以来被人们不断讲述,说不定,这会是个永远聊不完的话题。
老覃来讲个小故事:记得2020年9月6号那天,为了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,咱们第77集团军的一个旅,二营五连的战士们自己动手,根据连队的历史弄了个情景短剧,名叫《虎口逃生》。大家伙儿都想演剧里的主角张英才,那叫一个积极。最后,这个角色落到了何岗头上。何岗高兴坏了,见谁都说:“能演一回英雄张英才,这辈子值了!”短剧演完后,其他战士们也都把张英才当成了学习的榜样。
要说张英才这位超牛的“兵王”,在战场上那表现简直就像开了加速器,让人不禁琢磨,这家伙是不是天生就该打仗的料。
不过,老覃觉得,他这辈子大概有两件事挺后悔的。
一个大遗憾就是,我出生得太晚了,没能赶上大革命那会儿。要是早生点,我就能跟着毛主席一起干秋收起义,上井冈山,还能帮他一起搞中央苏区。更别提那红军长征了,想想都遗憾,没能和毛主席并肩走过那段路。
毛主席对张英才那可是相当赏识。
毛主席和张英才虽然只碰过四次头,但对这位“军中佼佼者”记得清清楚楚。
这四次碰头具体是咋回事呢?
说起来,1949年4月那时候,咱们人民解放军的百万大军浩浩荡荡过了长江,一下子就把国民党反动派在江上的防线给打破了。紧接着,红旗就像风一样,嗖嗖地插到了贵池、铜陵、芜湖,还有常州、江阴、镇江这些地方,局势那是相当的好。张英才他们部队呢,打到了江西赣江的西岸,跟白崇禧的部队打得不可开交。就在这紧要关头,张英才接到了中央的命令,让他代表第二野战军去参加中国青年代表团,还得跑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,去参加世界民主青年的第二次大会。在出国之前,这个代表团可风光了,毛主席和周总理都亲自见了他们,给了他们很大的鼓励。
张英才记得清清楚楚,毛主席一听他叫张英才,还说是二野来的,立马就来了兴趣,还拍了拍他的肩膀,问他:“你有没有去过大别山啊?”他老老实实地说自己是陈赓兵团的,“大别山没去过,就到过伏牛山。”
这是他和毛主席初次碰面的场景。
咱俩第二次碰头是在1950年1月份那会儿。
那时候,张英才跟着中国青年代表团去苏联、捷克这些地方参观学习后回来了。毛主席知道后,就邀请他到家里来一起吃个便饭。
毛主席晓得张英才是山西老乡,就专门吩咐厨师整了碗地道的山西刀削面,还叫服务员给备上了正宗的山西陈醋。
他满脸笑意地对张英才讲道:“三国那会儿,山西出了个大英雄关云长,那可是流芳百世的名将啊。你呢,立了13次大功,真的不比他逊色!”
1950年9月,张英才又有了第三次与众人见面的机会,这次他受邀参加了在北京开的首届“群英会”,其实就是全国战斗英模的大聚会。在大会结束那晚的宴会上,他作为全国战斗英雄的代表,给毛主席敬了杯酒。
1954年那会儿,是张英才跟毛主席第四次碰面。这回,他是在新中国的第一届人大会议上。毛主席主动伸出手,跟他握得紧紧的,还一个劲儿地催他在南京那所军校里好好钻研。
后来,毛主席和张英才就没再碰过面,不过毛主席心里一直惦记着他。
举个例子,1973年10月份,周恩来把要参加“中央学习班”的人员名单递给了毛主席。毛主席一看,名单上居然没有张英才,心里头很不高兴。他瞅着名单上的王洪文、陈永贵、倪志福、吴桂贤这些人,有点不乐意地说:“这些个没上过战场的都来了,咱们那战斗模范张英才咋就不能来呢?”
周恩来连忙澄清道:“张英才已经加入了学习班,他被分到了第二期里头。”
毛主席一听,脸上立马露出了高兴的神色。
老覃想多说一句,那时候王洪文可是中共中央的副主席,陈永贵和吴桂贤呢,他们之前都做过国务院的副总理,还有那个倪志福,他是北京市委书记。
毛主席讲出那番话,明显能感觉到张英才在他心里的重要性。
从这事儿能看出来,毛主席对张英才那是真的喜欢,都表现在脸上了。
说实在的,跟那些开国将帅比起来,张英才的经验确实差了一截。
1955年,咱们军队头一回发军衔,他那时候就只是个上校。
遗憾的一点就是,张英才没能去抗美援朝,没法在朝鲜战场上大展身手,给自己的人生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张英才老家在山西万荣,他出生那年是1924年。
1936年那会儿,咱们队伍在万荣县扎下了革命的根,那时候张英才还是个12岁的小娃娃。
他一直闹着要去当兵,但因为年纪实在太小,没被允许。
到了1939年7月份,他总算是达成了心愿,进了八路军115师的学兵队。
这批学兵年纪都还轻,他们是后勤部队的一员,还没到上战场杀敌建功的时候。
等了足足两年时间,到了1941年,张英才终于进了212旅旅部的特务连,当上了战士。他的战斗本事这下可算有了用武之地,一下子就让所有人刮目相看。
1941年秋天,日本鬼子纠集了大批兵马,对安泽、翼城、浮山一带的岳南抗日地盘进行了猛烈的“大清剿”。
张英才初次在战场上赢得了荣誉。他第一次参与战斗,就展现出了出色的表现,成功立下战功。这次经历对他来说意义非凡,是他军事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在激烈的战斗中,他勇往直前,毫不畏惧,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和勇气。这次战功的获得,不仅让他得到了上级的认可,也为他未来的军事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那会儿,旅长正忙着带领队伍和敌人交锋,没想到日军的一枚炮弹嗖的一下就在他旁边炸了。
旁边的张英才啥也没说,猛地一下把旅长按倒在地,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旅长。
后来,他全然不顾自己受了伤,又匆匆跑到机枪连的营地,告诉机枪连的人赶紧去支援,好保护旅部顺利撤退。从那以后,张英才就像被按下了启动键,根本停不下来,他一直在战场上奋勇杀敌,从抗日战争一直打到解放战争。这期间,他总共拿了4次“战斗英雄”的荣誉,其中有3次是纵队特等战斗英雄,1次是野战军战斗英雄。另外,他还立了9次特等功,5次一等功,3次二等功。
这样的战斗成果,在四百万解放军里可是独一份。
张英才真的是当之无愧的“兵中翘楚”。
得提一下,在咱那个解放战争的时候啊,张英才他当上了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3旅38团1营的营长。
张英才指挥着这个营,每次进攻都能拿下,每次战斗都能胜利,因为这个,这个营赢得了“钢铁营”的荣誉称号。
张英才顺理成章地当上了“钢铁营”的营长,这称号对他来说是名副其实的。
真挺遗憾的,这支钢铁营没能去抗美援朝,上朝鲜战场杀敌立功,错过了再立大功的好机会。
最后得提一下,张英才他们家,以前都是当兵的。
他老婆叫田勤芳,是军队里当护士的。
他的大儿子读完军校硕士课程后,就干上了军事观察员的活儿;小儿子呢,是空军院校出来的,现在是空军里的一级飞行员。
最厉害的要数他那个小女儿,她可是我军历史上头一个加入作战部队的女参谋。她写了不少军事方面的书,像《西方军事思想简述》啊,《秋收起义的记录》啥的,创造了军中女性好多的第一次。
如今,张英才老人家已经98岁高龄了,但他依旧精神矍铄,身体倍儿棒,过得那叫一个美满滋润。